世界上最袖珍的恐龙 彻底颠覆你对恐龙的印象

中外科学家团队在韩国发现一件极为罕见的恐龙足迹化石,其细节对于理解极小型兽脚类恐龙的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。该研究由韩国晋州国立教育大学科学教育部金景洙教授、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邢立达副教授、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足迹博物馆馆长马丁·洛克利教授、韩国国家文化遗产研究所负责人林钟悳博士等共同完成。相关论文最新发表于自然集团旗下的《科学报告》(Scientific Reports)。

 

恐龙

 

古生物学家经常会发现骨骼化石,偶尔还能找到足迹化石,但是像肌肉或皮肤这样的软组织残留物则极为罕见,而且往往保存得不好。在过去几年里,中国与韩国、美国学者一直在积极寻找一种特殊的足迹——小龙足迹,这是世界上最袖珍的恐龙足迹。常见的恐龙足迹长度约20到30厘米,但小龙足迹却只有2厘米左右,在野外不仔细辨认的话,很可能就会错过。

这些精致的小龙足迹一共有4个,组成了一道行迹,仿佛跨越了1亿年的时空遇到人类。“小龙足迹仅在韩国和中国发现,是东亚白垩纪的特有足迹。这是世界上第10处发现有小龙足迹的化石点,也是首次发现这种足迹的皮肤印痕。”林钟悳告诉记者。此前,古生物学家从未发现过有如此完美的皮肤印痕,足迹上的鳞片痕迹平均直径还不到0.4毫米,而且不同于此前的鳞片印痕仅出现在足迹的部分区域,小龙足迹保存了整个脚底的皮肤。

为什么这些皮肤印痕保存得如此完好?马丁·洛克利解释,足迹是在非常薄的一层细泥上留下的,当乌鸦大小的小龙踩在这个黏性地面时,脚底的鳞片纹理得到了完美复制。“证据还表明,在足迹形成之前,这个地方下过一场阵雨,因此在地面留下了雨滴的痕迹。在一个足迹上,我们观察到小龙踩坏了一个雨痕,这证明先下雨,后有恐龙经过。”

古生物学家还发现,小龙足迹的鳞片模式与其他肉食性兽脚类恐龙的足迹相似,而明显区别于古鸟类的脚底鳞片模式。此前发现的肉食性兽脚类恐龙足迹的鳞片要大得多,直径可达2厘米左右,大约一个硬币那么大。“这表明所有的兽脚类恐龙都有类似的鳞片模式,小龙足迹上精致的保存完好的鳞片模式,就像比它大得多的近亲鳞片的缩小版。”邢立达说。

相关文章:

今天虎视探秘为网友们盘点一下6种袖珍恐龙,颠覆你对恐龙的印象。

宁城树息龙

宁城树息龙属于兽脚亚目攀龙科,生活在中侏罗世的中国内蒙古自治区,古生物学家推测这种恐龙可能一种栖息于树上的动物。

宁城树息龙的体长不足二十厘米,但是古生物学家推测目前发现的化石可能还是幼体,因此成年的宁城树息龙体长并不确定。大部分兽脚亚目恐龙的第二指是最长的手指,而宁城树息龙的第三指则是最长的手指,而且长度达到第二指的两倍。

宁城树息龙由中国古生物学家在2002年命名,不久之后另一群古生物学家根据其他标本命名了赫氏攀龙,但是很快就有人指出赫氏攀龙其实是宁城树息龙的次同物异名,应予以废除。

胡氏耀龙

胡氏耀龙属于兽脚亚目攀龙科,生活在中侏罗世的中国内蒙古自治区。胡氏耀龙和宁城树息龙非常接近,但是二者的尾椎长度不同,胡氏耀龙的尾椎长度只有身体的70%,而宁城树息龙则达到300%。

胡氏耀龙的体长只有大约二十五厘米,但是长有四枚超过二十厘米的尾羽,古生物学家推测胡氏耀龙的只有164克。

巴塔哥尼亚鼠龙

巴塔哥尼亚鼠龙属于蜥脚形亚目原蜥脚次亚目(Prosauropoda),生活在晚三叠世的阿根廷。

古生物学家只发现了巴塔哥尼亚鼠龙的幼体和蛋化石,这些幼体的体长只有二十到四十厘米左右,但是古生物学家推测成年的巴塔哥尼亚鼠龙的体长可能超过三米。

遥远小驰龙

遥远小驰龙属于兽脚亚目(Theropoda)阿瓦拉慈龙超科,生活在晚白垩世的蒙古。

遥远小驰龙的体长不足四十厘米,股骨长度只有5.26厘米。阿瓦拉慈龙超科恐龙的前肢一般很短,第二指和第三指退化,只有一个发育的第一指,古生物学家推测遥远小驰龙可能用指爪来挖掘坚硬的白蚁丘。

短羽始中国羽龙

短羽始中国羽龙属于兽脚亚目伤齿龙科,生活在中侏罗世的中国辽宁省。短羽始中国羽龙的化石不仅保存了完整的骨骼化石,而且还保存了羽毛印痕。

短羽始中国羽龙的体长仅有三十厘米,头骨长度只有4.32厘米,股骨长度只有4.85厘米,是目前已知体型最小的非鸟类恐龙之一。古生物学家发现不同于同时期的其他基干恐爪龙类恐龙,短羽始中国羽龙的后肢并没有很长的飞羽,因此可能和它的同类相比更善于奔跑。

赫氏近鸟龙

赫氏近鸟龙属于兽脚亚目伤齿龙科,是短羽始中国羽龙的近亲,同样生活在中侏罗世的中国辽宁省。赫氏近鸟龙的体长只有不足四十厘米,股骨长度只有4.32厘米到6.62厘米,体重仅有110克。

2010年,中国和美国不同领域的科学家组成研究团队,对赫氏近鸟龙化石进行研究,最终通过对赫氏近鸟龙化石保存的黑素体大小、长度、形状进行测量和统计复原了赫氏近鸟龙的羽毛颜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