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级真菌在美爆发 免疫力正常人群日常不会感染

近日,一则“超级真菌被美列为紧急威胁,中国已有18例确认感染”的小消息在网上疯传,引起了大众的恐慌。

据《纽约时报》4月6日报道,纽约市西奈山医院去年5月为一名老年男子做腹部手术时,发现他感染了一种“神秘而致命”的真菌,医院迅速将其隔离在重症监护室。该男子最终在住院90天后死亡,但这种致命的真菌却顽强地存活下来。

这种致命真菌英文学名是Candida auris,由于第一次是在患者耳朵里分离出来,属于孢子形状如佛珠一样的念珠菌属,所以取名为“耳念珠菌”。该真菌已经在美国纽约、新泽西和伊利诺伊等12个州流行。据美国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官网,美国共爆发耳念珠菌500多例,全球共计617例。

研究人员普遍认为,这是新近进化出来的、快速适应人体宿主环境能力的新物种。从症状来看,大部分耳念珠菌的感染者会出现原因不明的发高烧,并伴随各种器官衰竭、呼吸衰竭等表现,致死率可高达60%。

据中科院研究人员分析,大部分菌株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三大抗真菌药物均具有耐药性,能长时间存活于患者和医护人员的

皮肤及医院设施表面,从而导致院内爆发性感染。这种病菌对一般人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。其主要发生在医院内部,如ICU等场所,因此死亡率较高。免疫力正常人群日常不会感染。

 

超级真菌

培养皿中的耳念珠菌菌株

耳念珠菌是一种新型的,快速出现的院内病原菌,2009年在一名日本患者的外耳道分泌物中首次发现,与医疗机构的感染暴发有关,它可以从皮肤(很常见),泌尿生殖道(普通),和呼吸道(偶尔)等分离出,导致侵袭性感染,如念珠菌菌血症、心包炎、泌尿道感染和肺炎等。目前关于耳念珠菌的全球分布情况尚未清楚,目前大部分洲均有分离出该菌,但未发现菌株间直接或间接与旅行有关的证据;

耳念珠菌耐药的模式并未在其他念珠菌中发现,耳念珠菌也不同于其他念珠菌,它能顽固地黏附在环境表面,并导致患者间的传播,但目前传播的机制尚未清楚。

耳念珠菌主要的毒力是其强有力的生物膜形成能力,可导致持续和侵袭性感染;耳念珠菌可在多个身体部位定植。与其他念珠菌属相似,宿主免疫力损害和破坏保护性屏障是其感染主要机制,包括引起真菌血症。院内耳念珠菌感染死亡率从30-60%不等,具有真菌血症患者中可更高,达到68%;耳念珠菌管理最重要的步骤是早期诊断。基因数据库更新利用MALDI-TOF和DNA测序是诊断耳念珠菌最为准确的方法。常规诊断方法(API20C,MicroScanm BD Phoenix)都无法识别耳念珠菌,甚至会将耳念珠菌误诊断为其他种念珠菌。

棘白菌素类(如卡泊芬净)抗真菌药是目前治疗耳念珠菌感染的最好选择。耳念珠菌对唑类有天然耐药,且对两性霉素B耐药性不等,有报道称少量菌株出现了泛耐药。目前不推荐采用经验性的使用两种抗真菌药物治疗耳念珠菌;早期感染源控制被认为是目前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。

与医院内暴发相关的其他病原体一样,它似乎在病人和受污染的环境之间具有很高的传播性,强调了有效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至关重要。关于耳念珠菌传播的预防指南与其他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指南相似,包括严格手卫生、感染或定植患者的接触隔离,以及用杀孢子制剂进行环境消毒等。